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,为何愁眉不展?


Hi,大家好,我是老王。从什么时候开始,你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?当年还玩着游戏机,追着动画片的我们多久没有感受到小孩子的快乐了?原来我们长大了。


长大的日子终于如期而至,你还有当年的那种兴奋吗?


文 | 卷毛维安


- 1 -


先说件比较沉重的事儿。


前两天想约死党去吃饭,我走到自习室里她的座位前晃悠了半天,书摊着,笔盖没盖,米白色的长柄伞挂在旁边。给她发微信:


“你去哪了,吃饭吗?”

“我回家了。”

“怎么忽然回家了???”

“我姥姥没了。”


忽然明白了那一桌狼藉背后的原因,不知还能说什么,于是回了句“那你好好陪陪你爸妈吧。”


从自习室走了出来,看着玻璃窗外忽然倾盆落下的雨,感到天空暗淡却刺眼,这个早秋真冷啊。


这几年来,常常听到类似的事情,不仅仅是自己,周围的朋友也时常说起家中患病的亲人,年迈的爷爷奶奶和某个亲戚。大家都极其脆弱又小心地相互规劝着:“诶呀,年纪大了嘛。”每次提到家中老人的时候也会忍不住互相多一句嘴:“老人家身体还好吧?”


换做几年前,这类问题我们是绝不会问的,也不关心。


同样一个身份,北方人叫姥姥,在我们南方叫外婆或者婆婆。我们从不用”没了”这样的表达,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般,太残忍。


另一朋友说起自己以前有件纯黑色的抓绒衫,穿旧了打算扔掉。他妈妈告诉他“留着吧。”他不解,明明都这么旧了,可以去买新的。


“留着吧,以后说不定有用的。”妈妈告诉他,末了补上一句:“你现在还不懂。”


“其实我都懂。”他望着前方告诉我,需要穿纯黑衣服的场合并不多。


我也懂他的意思。


这类的问题,我们几年前是不会多想的,也不会有这般的警觉,直到常常听说家人这里那里有了病痛,吃多少药,住了几天院。嘴上没说什么,心里其实一直在抗拒。在害怕。


“家人”,这是多少人的软肋啊。这些年来,随着生命铺开,忽然发现生老病死这件事情不只是四个字,就像生活中隐匿着的暗节奏,潜伏着,时而哒哒哒地忽然来几下。


担惊受怕。



- 2 -


听朋友说我们学校里有个女生,有次接到姑姑的电话:“你爸爸不在了。”


她打死都不信,直到手机再次响起,她颤抖着手接了,电话那头的妈妈只说了一句:”家里出事了,你快回来,有人去接你。”


于是她一出校门就上了接她的车,下车时已经到了灵堂前。


听说她爸爸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,年纪也不大,身体一直很健康,失踪了很久,后来在一条河里找到的。估计参杂了某些复杂的原因。


从那件事之后,她请假去漠河待了一个月。我猜想那个土生土长的南方女孩儿,应该是想选一个不能流眼泪的地方,在那种冰雪茫茫的地方把自己心和眼泪都冻住,把过去封存在一片白色中。


一个月后她回学校了,朋友说她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,一下子就长大了。


也是,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瞬间就长大的。


毕竟生活这场游戏,你开始了就不能停。有排名,却不可能出局。就算你再惨,还是不能停,所有的悲伤要示众,你失去所有,却不能停。


又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,爷爷吃饭的时候总要喝酒,有时候是白酒,有时候是自家酿的果酒,有时候是“漓泉”啤酒。如果他喝漓泉的时候我就会很馋,因为那个啤酒瓶绿莹莹的很好看,爷爷总会给我留一口,其实也就是几滴。


他总说:“等你长大了工作了不要忘记给爷爷买酒喝。”


可我欠了爷爷好多瓶酒啊,这辈子怕是还不上了。



- 3 -


上个暑假回桂林的时候去看了我舅舅。


小时候很怕舅舅,因为觉得他很凶,唯一让我觉得他温柔的时候是在年夜饭的饭桌上,只要多给他灌点酒,就笑得像朵花一样,不仅不凶神恶煞了,还掏出钱包,抽出几张百元大钞给我们这群小孩,我们就拿着几百块钱去芦笛小学门口的小卖部买鞭炮。


别的小学生都是揣着口袋里十块八块精挑细选,我们基本每年都会把小卖部里的烟花“包”下来,在其他人艳羡的眼神里提着大包小包烟花,洋洋得意。


小时候看舅舅打我哥,那场面实在惨烈而壮观,比得上放烟花,啪地一声还可以见到红色。他们父子敌对加记恨过很多次,都不是温和的脾气,撞到对方的枪口上,彼此不曾退让半分。


那样的舅舅已经没有了,现在的舅舅每天在家里煮煮饭养养鱼,因为身体不好,也不敢大动肝火,哥哥已经开始工作,上进而努力,收敛了以前的坏脾气,父子俩忽然言归于好。

舅舅身体不好也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了,心脏里已经有了三个支架,上次又病倒了,怕是要支第四个。


妈妈在国外,所以任何礼数上的事情都是我在代劳,我包了红包去看舅舅,看他穿着病号服躺在医院的床上,一旁的舅妈强撑着精神照顾他,看得出来几夜都没睡好。


舅舅的的眼睛不再有神,多了些模模糊糊的色彩,那张凶神恶煞的脸开始变得疲倦而苍老,我不再害怕他,这让我很难过。


他嘱咐我不要把不要告诉外婆,因为外婆年纪大了,也不要告诉我哥,因为他刚毕业工作,不想让他分心。


我只能回答:“好。”


小时候,这类事情都不是我们管得上的。大人有大人的事情,仿佛同级的领导,密谋着他们自己的生活,好事,坏事,都是平级之间传递着,既不会向他们的长辈上报,更不会俯下身去向下辈的小孩多嘴。


那时他们的生活有他们自己承担,我们不需要也没资格去插手。如今我终于有了知道秘密的权利,可这并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荣耀的事情。



- 4 -


有次做了个征集——“有什么事情是你之前很羡慕,如今却不再向往的?”


在那些林林总总的留言里,有这样一条回答:“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,你怎么愁眉不展?”


我默然,这大概是对其他所有事情的意见总结。在那些还未有围墙高的年岁,踮脚张望墙外盛放的花,觉得大千世界声色俱全,摇曳灿烈,等到成年之际迫不及待地翻过那堵墙,双脚踩在了当年未曾目睹的泥地里,才知道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感觉。


所有生长着的艳丽花朵都扎根在潮湿又烂的泥地里,生活在这世界上,没有人是绝对干净而绝对无忧愁的,所有新鲜的盛开,都撇不开过往的腐烂和消逝。


曾经我们都信誓旦旦:“等我长大了就..."小时候空有抱负爱吹牛,如今终于长大了,表现得再好,那些给予盼望的人却一个一个渐渐不再了。


当年梦寐以求的不是长大本身,而是渴望一种保护和给予的能力。如今我们拥有了这样的能力,想要保护和给予的人却快要不在了。


时常觉得翻过围墙,是一个错误的决定。想翻回去,可回头惊觉围墙已有万丈高,退路无处可寻,只能淌入深海,永不回头。


我们都曾怀着错误的判断,以为人非物是,觉得时间是静止的,自己才是变化着的,仿佛所有最好的东西都在等着自己,等着自己长大,然后来享受。


其实不然,失去是必然的,拥有才是片刻的。



“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,你怎么愁眉不展?”


为什么这句话我记得那么清楚,因为写那句留言的读者名叫:别辜负。


对未来的憧憬正确与否其实无关紧要,我们无法释怀的,往往是错过的事情。既然回不到过去,那就不要再亏欠此刻。


“别辜负。”请你记好了。


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,为何愁眉不展?

 今日作者 

卷毛维安

大四的中文系姑娘。公众号:维安记(文章首发于此)微博:卷毛维安
已出版个人随笔集《我们的年轻,柔软而硬气》个人电台:蓝绿调频(荔枝fm,网易云音乐)

* 感谢卷毛维安授权发布,转载请联系作者

编辑 | 老王



  • 1、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
  • 2、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"来源:刺猬实习"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
  • 3、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推荐